找到相关内容211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关于人性的思考

    会成为魔鬼。  何为佛?何为?  在佛经中经常出现,说人有:烦恼、死、五阴、天魔。五阴魔代表人的色身和引发烦恼和种种欲望。就是阻碍我们接近真理的力量,大智度论说除实相外,一切皆魔。天魔是佛陀...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?  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对于人性的思考。孟子性善论。人性中具有仁义礼智种道德。人性既善,为什么世界上还有如此之多的坏人?不能够守住本心,人遂与动物没有区别。所以孟子提出求放心作为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451289.html
  • 《维摩诘所说经·对照译白》序

    威仪进止,诸所施为,无非佛事。”;因有“、八万四千诸烦恼门,而诸众生为之疲劳,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,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。”这亦说明众生以种种烦恼为病,而诸佛即借病为药,正象以毒攻毒,终至毒消病除。...从药王如来秉受“法供养”之教,即要“依于义不依语,依于智不依识,依于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,依于法不依人。”是名最上法之供养。这“依”教义,为后世学人提供了修学的重要依据。  此外,有“不思议”之理,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4457263.html
  • 敦珠法王著 :莲花心之庄严 (金刚祈请文之释意)

    不安”之于狮子,“毒的不安”之于蛇等等,“疾病的不安”之于鼠疾等,“非时死的恐惧”,“贫困和饥馑的不安”,和“感官快乐消逝的忧虑”如此,计16项。  内层的障碍是:自我依恋不舍的“五蕴”,贪爱和...法侣,再次亦源自于莲花生大士。  内层,它表示空行母和护法,事业的根本,因为他们清除修行者在道,地上的障碍并以种事业(息,增,怀,诛)成就顺缘。同时他们也源自莲花生大士自身,因为他是所有坛城的主尊。 ...

    敦珠法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1062110.html
  • 恭读〝憨山大师梦游集〞笔记〈二〉

    多欲为苦,生死疲劳,从贪欲起,少欲无为,身心自在。”于是更坚定一心向道的念头,确实遵行佛陀的指示:“常行精进,破烦恼恶,摧伏,出阴界狱。”只因为〝今生不向此身度,更待何时度此身?〞您说:是不?  、大师示李子晋之法语  人性本明,为物欲情尘知所昏蔽,故于日用而不自知,故曰:性相近,习相远也。吾人茍有志于复性功夫,不必外求,但于日用见闻知觉习染物欲偏重处,念念克去,克之既久,物彻尘消,本明自露...

    释戒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163266.html
  • 潮州宁波寺考

    译成中文就是“能仁”, 西藏布达拉宫大雄宝殿称“释迦能仁殿” ,牟尼则为“寂灭”,清净之意;大雄是佛之德号,《法华经》载:“善哉!善哉!大雄世尊。”盖因佛有大力能伏烦恼、五蕴、死、天魔等,故号大雄...宁波神,以妥水怒。祠之后,曰碑亭,邑民献颂太守王公功德碑,列于两序。” 宋代说,称寺。 清林杭学康熙(二十三年,1684)《潮州府志》:“宁波寺,在广济桥头,宋时建,康熙年(按: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13466255.html
  • 玛吉瑙准-西藏一位女性成就者的修持

    自己布施出去,同时她进入深深的三摩地境界,使得魔鬼无法伤害她,只好归顺于她。瑙准的这个布施教法非常有名,这个方法也是解脱五蕴的重要法门。瑙准开创了“施身断”(断境施身法)的法门,也就是通过布施血肉...见她有成道的根基,答应了她的请求,为她灌顶。 在艾冈瓦寺庙,索南喇嘛给瑙准和其它位修行者作了三灌顶:意灌顶,通过深刻的三摩地了知灌顶的深意;名叫“开启虚空大门”的祝福灌顶;及大幻网坛城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4267930.html
  • 觉域派的源流及创始人

    历史渊源   觉域派,其宗派之名是依觉域派教法之义而得的。说该宗派以慈悲菩提之心断自利意念,以空性见断轮回流转之根源,此二和合共同断除“”,即“我执”,故而立此名。“觉域”在藏文中有两种书写方法...相遇,帕 丹巴桑杰称赞玛久拉仲曰:“身具种大智慧,佛母空行之化身,启开三摩地之门,降伏众 能胜母,拉吉仲美为恭敬。”她从帕丹巴桑杰座前,受授《虚空启门心识》、《三摩地灌顶》、《定见亲训》、《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978990.html
  • 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——选读《维摩诘经》顿释病虑

    ,其智慧广博周知,事理圆融一切。又因他道行非比寻常,具有种种神通变化,故能降伏;有时略显身手运用游戏神通普摄群迷,众生由于菩萨权巧方便,故群迷因而得度了。   经云:虽然 当承佛圣旨 诣彼问疾 ...问疾,其缘因乃是由于文殊具有大智,以妙光普照众生。   海众相随   经云:于是众中 诸菩萨大弟子 释梵 天王等 咸作是念 今二大士 文殊师利维摩诘共谈 必说妙 法 即时八千菩萨 五百声闻 百千...

    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5285079.html
  • 辽塔瘗葬香药探源

    贫困患者。《高僧传》里记载高僧治病救人事迹屡见不鲜,“明六度以除之病,洞九候以疗风寒之疾,自利利人不亦可乎?”(《高僧传》初集卷十,“罗浮山单道开”)。因此,随病施药是古代佛教弘法利生的重要内容之一...

    王志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5792091.html
  • 略述著魔、躁郁症或自杀倾向的对治法

    佛法疗法 一般来说,的分类有许多种,大致有“二说、三说、说、五说、八说、十说、五十阴魔……”等。“二说”分成“内”、“外魔”二,“内”由自身...! (7)、“修止观和空观”: A止观 如何以“止观”之法治?《摩诃止观》云:“八十亿众不能动心名“止”,达魔界即佛界名“观”,但以悉,止观安心,随魔事起,即以“句”破之,横竖单...

    果滨

    |降魔|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0830353849.html